地址:南京市紅山路107號 郵編:210028 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對面(棲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號門對面),近緯地路公交站
傳真:85458100 電話:025-83278555 025-83278687 江蘇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 蘇ICP備0507529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32010202010337
|
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來我院調研 |
2015-08-11 瀏覽(2242) |
![]() 李學勇省長在何權副省長等的陪同下到我院調研
![]() 李省長對我院改制后的發展表示高度贊許并寄予殷切期望
![]() 何權副省長、徐南平省長助理、省政府毛偉明秘書長、省住建廳周嵐廳長陪同調研
![]() 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向李省長一行匯報工作
![]() 公司領導班子和主要中層干部參加座談調研 10月8日上午,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在何權副省長、徐南平省長助理等陪同下,來我院調研科技體制改革與科技創新工作。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率領導班子及主要中層干部在一樓會議室向李省長匯報工作。江蘇省政府秘書長毛偉明、省住建廳廳長周嵐等陪同調研。 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天,陽光和煦,秋高氣爽。上午十點,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一行乘車來到我院位于北京西路的辦公樓,調研科技體制改革與科技創新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公司董事長繆昌文,副董事長王良龍,院長劉永剛以及領導班子成員和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在院內迎接李省長一行的到來,并在一樓會議室舉行了座談會,向李省長等領導詳細匯報了我院改制后的發展以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主要舉措與成效。 繆昌文董事長在匯報中說,江蘇建科院自2002年改制以來,主要有四個明顯的變化,一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產值、凈資產、總資產、利潤額等指標增長幅度顯著;二是科研條件得到大大改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等國家級的科技平臺有效引領了全院的科技創新工作;三是人才團隊的素質得到明顯提升,公司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一批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四是創新和服務經濟建設的能力大大提高,公司科研團隊在我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科技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得到業界和社會的肯定和認可。 繆昌文董事長在匯報的同時,還感謝了江蘇省委、省政府以及科技廳、建設廳等部門和領導對我院發展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在談到發展體會時,繆昌文董事長重點提到了江蘇省的良好的環境和濃厚的創新氛圍,以及江蘇在鼓勵創新創業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對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型企業成長的支撐作用十分明顯。 李學勇省長在聽了繆昌文董事長的匯報后,首先對我院改制以來的成績和貢獻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贊許,他在講話中指出,此次調研的目的是進一步了解科技體制改革的推進落實情況,結合今年7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后,如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江蘇省政府將出臺更多的政策措施。在談到調研感受時,李省長主要談了三點意見:一是科技體制改革大大促進了應用型科研院所的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對社會經濟建設的服務和貢獻大大增強;二是對科研院所自身而言,改革促進了科研院所進一步面向市場、企業化運行的水平,自身的科研攻關能力、盈利能力、持續發展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三是改革釋放了科技人員的能量,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顯著提升,也使高層次人才更容易集聚到科技型企業中來。 李學勇省長強調,從科研院所改制的成效來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重點要解決人的問題,目標是要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科技創新體系。講話最后,李省長對我院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希望我院在鞏固改制發展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為行業的技術進步做貢獻,為江蘇“兩個率先”和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為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做貢獻。 在一片感謝的掌聲中,李省長一行結束了調研,在繆昌文董事長陪同下,走出會議室的李省長還不忘我院新研發基地的建設,“等你們新的研發中心建成后,我還要去看看”,一番勉勵讓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如沐春風,倍感振奮。 |
【打印】 【收藏】 【推薦】 【關閉】 |